理想汽车正在将你的每一秒感知具象化

理想汽车是一家神奇的企业,他们喜欢把竞品拿到台面上「锱铢必较」地进行对比,同时又能优雅地用新颖诱人的概念把剑拔弩张的部分包裹起来,变成一种不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校园感,或者应该说,是承袭自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更奇妙的是理想最后总能够回到「家庭」这个基本单位,讲述他们的车跟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密切关联,落到温馨的基调上。

今天理想在研发总部举办的「理想汽车感知质量技术日」,就是这种模式的范本。

什么是感知质量(Perceived Quality,PQ)?理想的解释是,它是指「用户基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心理感觉对产品作出的评价,通常具有一定主观性」。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独创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相关的讨论,它代表着企业转向一个更「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导向。但是除了理想,没有车企认真在讲它。

营销上说,要占领营销的高地你总需要「own」一些概念,让消费者在看到这些关键词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你。这些年的耕耘,显然已经使理想与「家庭」这个标签密不可分,而PQ,大概是理想要攻下的新城池。

主持这场活动的理想汽车感知质量产品负责人杨守法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从一把尺子的质感、一把椅子的人体工学,引申到用户感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这种前提下,「如何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豪华」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很有趣,理想汽车的答案,是成为「细节控」,对完美极致追求。

为了讲明白这个议题,理想充分发扬了「比赛第一」的精神,在研发总部里摆出了一辆奔驰GLE和一辆宝马X5,与两辆全新的理想L7进行对比,工作人员照着密密麻麻的《感知质量简易评审手册》,一项一项地为大家讲解,甚至在各个对应的部位编上了号,务求让每一个人都对「理想在细节处超越BBA」眼见为实。

杨守法将豪华品牌的PQ划分为了安全感、价值感和向往感,乍一看觉得有点形而上,但听完他的解释,可以感知到这是一个PQ工程师兼产品经理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感知是很主观、因而很难量化的一个指标,不过理想巧妙地把「安全感」设为了PQ的基座,并且强调安全是多层次的,不仅要开起来安全,还要「看起来、听起来也安全」,这个概念就变得具象化了。

如何能够「看起来」安全?我理解就是通过视觉营造一种用料结实、四平八稳的可靠感。现场举的一个例子是,L7量产车的安全带跟工程车的用料一致,但量产车的安全带加了一个「粗的软质橡胶套」,看起来鲁棒性(robustness)或者稳定性更强,就会让消费者明显感到坐这辆车「更安全」。相似的例子还有奔驰宝马上那些看起来「裸露」的螺丝钉或者头枕填充棉,理想全部细致地做了包裹,让车主觉得这辆车很「完好」,因而很安全。

如何能够「听起来」安全?这指的是在用车过程中,汽车的运动零件发出的声音,让用户感到这是车辆运行良好的反馈。哪怕是汽车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法消除的一些噪音,也要让用户感到舒适和放心。我想这也包括了车内不能有有让驾驶员抓耳挠腮的「异响」。

至于价值感和向往感,更多指的是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的细微处的产品优化。比如现场对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在交替地开合L7、GLE、X5的机箱盖、侧门和尾门,对比不同品牌的车在门的开合动作、声音和悬停角度上做得如何,而理想L7确实有非常惊艳的表现,特别是尾门保护用户的慢动作和灵敏的感应,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柔和关门声响,确实会让有孩子的用户感到非常贴心。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诸如安全带不勒脖子、全包门不硌小腿等等的设计,都为体型相对娇小的女性和儿童做了充分的考量和改进。

看,这就从竞争,又回到了家庭的主题上。

我想,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应该是一种「东亚工匠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制造」如今所处的阶段:我们不仅可以制造,还可以造得精妙,更可以主动创造。

理想汽车的整个PQ评价体系可以被归纳为「6+1」,分别指向外观品质、座椅舒适性、操作舒适性、灯光品质、声音品质、人机工效,以及单拎出来的功能逻辑。在PQ这个议题上,理想已经做得很系统、很妥帖,在今天讲到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更胜友商一筹。但要通过PQ讲豪华,恐怕还有些薄弱,在「豪华」的其他指标上,系统的方法论和追赶也一样重要。

毕竟,当人们拉开车门,看见门槛上印着传统豪华车的名字的时候,人们还是会被打动的,那一刻很多细节的感知就弱化了,因为鲜明的个性、强大的技术和由历史文化赋予的品牌价值,也是用户能够强烈感知到的东西。我想这些理想都有,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成长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品牌。

原创文章,作者:蔡康淇Stel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19709.html

(0)
蔡康淇Stella蔡康淇Stella编辑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10:00
下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14:57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