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超越自己


今天的故事要从埃隆 · 马斯克说起。

2008 年末 2009 年初,特斯拉再度陷入经营危机。马斯克灵光乍现,派人改造出一辆电动 smart,令来访的戴姆勒高管改变成见,签订下 5000 万美元的合作协议拉了特斯拉一把。

Model S 得以顺利完成并投产,成为豪华纯电代名词,给后续车型埋下种子。戴姆勒则推出电动 smart,原本只是都市潮流象征的小车,就此在量产中跟电动结下不解情愫。

十年之后,smart 品牌开启了新的电动化时代,只不过这一次和正式改名梅赛德斯-奔驰的戴姆勒牵手的车企,变成了发迹于东方的吉利集团。新生的 smart 车型,也有了不一样的形制。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和纯粹的潮流小车品牌说再见,打造纯电驱动的全新 smart,是一件好事吗?

特别的合资车

身为合资品牌,smart 的速度却是相当地快。

2019 年,smart#1 研发项目正式启动,仅仅三年后,这辆车就在 2022 年正式开启量产上市,时隔一年后的 2023 年,第二款车 smart#3 也和消费者见面。

和许多电动化时代的小步快跑还不太相同的是,smart 四年两款新车的同时,还在德国拿下欧盟 WVTA e1 认证,通过 C-NCAP 和 E-NCAP 五星安全认证,把右舵车型带到马来西亚等市场。

当我们描述「快」的时候,往往也会出现「好」。smart 没有例外。

走近两款车,都呈现出了独特的经过精雕细琢的气质。外形圆润而不臃肿,身形小巧而不失力量感,进入车内,标志性的圆筒形空调出风和无处不在的 logo 都在说,这是最地道奔驰味。

放到市面上横向对比,在 20 万~ 30 万的价格区间内,寻找一辆设计优秀又性能强大、车身小巧又空间的车时,smart#1 和#3 总能收获许多呼声。它们也和旧 smart 一样,很受女性欢迎。

一面要中国消费者追求的空间,一面要欧洲消费者更青睐的小和精致,smart 一上来就挑战了传统认知中最费时费力的「全球车」,最终更是在合规、安全、体验各方面多点开花。

至于为何能如此速质兼备,就要说到这个故事最与众不同的一点。smart 新车不仅是德方团队负责造型设计、中方团队进行工程开发,还是中国团队主导,中德双方高效协同打造产品。

smart 研发高管表示,如此结果来得并不容易:两款车研发期间中德团队难以快速面对面交流,双方却在线上沟通中不放弃对各种领域的坚持,于是在「对的事情」大方向下有了这份成绩。

原本低音单元要按照惯例放在前门门板中,德方坚持提升储物能力将其移到前舱,做到了好听还能装。#3 的溜背很帅气但不利于进出,中方坚持多轮沟通修改,做到了又要帅气又空间合理。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把经典 smart fortwo 跟#1 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看起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但要是从设计到体验去细细品,就又能找回这个品牌自 25 年前所延续的基因。

又快又好地造合资车,给 smart 重新定义了形象,还让奔驰内部肯定并当作研发范例。

超进化的座舱

聊到经典 smart 车型,设计上的闪光点一定会被反复夸赞,但没人会说它有多么科技智能。

来到全新的 smart#1 和#3,过去不会看到的智能座舱已成为标准配置,跟设计、性能、气质共同构成全新的标签,还隐约透露着想要在电动化新世界中开宗立派的姿态。

进入一辆同价格汽车,你会发现智能座舱的大屏体验定式已有雏形。桌面背景要么是地图导航要么是整车 3D 模型,各种服务用卡片化界面串联起来,明晃晃地把「功能和效率」写在脸上。

smart 却不一样——低多边形画风的艺术化地球出现在正中央,用致敬真实的 3D 小模型来串联整车的信息呈现和功能入口,还有猎豹、狐狸等动物化的智能助手形象,在这里构成了一种情感连接。

这是来自德国团队的手笔,经验和审美结合创造了更能契合品牌形象的 UI 设计。毫无疑问,smart 即使加上了一块大屏,它依然流淌着奔驰血脉,从斯图加特连接到宁波杭州湾与上海。

与之而来的流畅体验、清晰交互,则是中国团队在努力。他们在 2019 年的时间点,选择高通 8155 芯片保证性能,与吉利体系内亿咖通协同,有了如今的语音响应速度、跨域座舱控制。

smart#1 上市后,座舱系统 smart OS 做到了每 2 ~ 3 个月便更新一次,提供了灯光秀能力丰富和一系列升级,还为海外市场提供了符合当地口味的版本。而这不过是 smart 智能座舱的第一步。

未来的 smart 将车上首发 AMD V2000 处理器:采用 Zen 2 架构和 7nm 制程工艺制造,真正意义上地与 PS5 游戏机同源。算力高达 394K DMIPS,跟毫无攻击性的车辆造型略显反差。

如此一来,座舱体验会变得更加流畅高效,OTA 更新安装速度都能提升一倍。再结合与供应商打造的 Hypervisor 虚拟化技术,可以仪表用 QNX、车机用安卓,各司其职又能最大化性能。

smart 第一代智能座舱用 Low Poly 的低多边形画风,打出同时期不一样的美学体验之后,获得新平台算力大幅进化、切换到 x86 图形生态下的第二代智能座舱,还会在视觉效果实现提升。

为了撑托住算力和视效大跨步,车机大屏将从 LCD 升级到 1080P 分辨率的 OLED 屏,且有望在色彩、均匀度等方面具有亮点,和 AR-HUD 一同配合完成座舱整体的迭代。

有人根据 smart 车型的性能给它冠上了小钢炮名号,殊不知车内的座舱体验,也会快得惊人。

大步走的智驾

性能是两辆纯电 smart 新车都拥有的特质,暗示所有人它可以很好开,而这个品牌还想再添上「开得很轻松」的形象,用更强大的高阶辅助驾驶来实现。

目前 smart 车型上搭载的是 smart Pilot Assist 1.0,提供 HWA 高速公路辅助、ALCA 主动辅助变道、AVM 全景影像和 APA 辅助泊车,都是基础但实用的能力。

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将推出基于 Mobileye SuperVision 打造、拥有 12 个摄像头的 smart Pilot Assist 2.0 和对应车型,提供高速 NSP 智能领航辅助,应对大部分长途驾驶使用场景。

而在 2025 年,基于英伟达 Orin X 平台的 smart 自研高阶辅助驾驶上车,版本号随之来到 smart Pilot Assist 3.0 ——首度搭载激光雷达,并且具备城区领航辅助驾驶能力。

一年一代的智驾快步走背后,smart 有着更长远规划:携手云计算厂商在乌兰察布落地智驾数据中心,采用英伟达高性能计算卡;智驾产品将按月给用户提供升级,之后每三年带来代际更迭。

过去的 smart,更多地传递的是一种情感层面的「聪慧」,而今后的 smart,看来要在座舱和智驾层面都饱含「智慧」。它会提供更多精致耐看的车,并且都会是在智能层面保持同期领先的。

在这场上海旗舰中心举办的「smart 研发灵感开放日」最后,smart 全球研发副总裁羊军做了个小小的剧透,贵为品牌图腾的 smart fortwo 将会迎来重生,只不过现在暂时还不能说更多。

但站在今天,融会贯通中德团队闪光点做特质化纯电汽车,俨然成为 smart 超越往日的新血脉。

(END)

原创文章,作者:白徵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19347.html

(0)
白徵明白徵明编辑
上一篇 2023年10月4日 00:06
下一篇 2023年10月6日 17:02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