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IPO背后:出行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成布局重点

或许在中国独特的土壤上,滴滴会提交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6月11日,我们熟悉的出行公司滴滴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透过这份招股书,对于这家公司,我们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先来看基本面:

规模:目前滴滴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4.93亿年活跃用户,年活跃司机达到1500万,日均单量达到4100万,年平台交易总额3410亿元;

业务:核心业务战略板块分为4个部分,共享出行、车服方案、出行电动化、自动驾驶。

表现: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的收入分别为1353 亿元、1548 亿元和1417 亿元(单位:人民币)。三年净亏损分别为150 亿元、97 亿元、 106 亿元。2021 年第一季度收入为422 亿元 ,净收入为 55 亿元人民币。

投入: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44亿元、53亿元、63亿元、19亿元。这些技术支出包括从头构建的打车技术、与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技术、开发自动驾驶软硬件。预计将继续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能力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大量费用。

IPO所得款项用途:约 30% 投资于技术(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约 30% 用于扩张国际业务、约 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扩大现有产品、剩余部分用于一般公司目的(包括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等)。

在这份招股书中,出行电动化以及自动驾驶出现的比例明显要更多一些,显然是滴滴接下来的布局重心。

01 出行电动化:除了D1,未来还有新品 

截止到2020年年末,滴滴平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同时滴滴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充电网络。

2020年11月,滴滴推出了与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的定制网约车D1,如今已经有近千辆在滴滴的平台上运作。不过滴滴并不满足于此。

在这份IPIO招股书中,滴滴明确表示,未来将会推出新的电动车产品,在租赁网络中增加定制电动车的数量(We plan to launch new models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grow the number of our custom-designed electric vehicles in our leasing network in the future)。

有一个细节点。按照滴滴此前规划,2025 年要普及 100 万台网约车定制车。也就是说,接下来每年定制网约车的投放数量在20万台,但是从现在仅有千台的运营规模来看,这个表现并不理想,这可能也是滴滴想要推出新的电动车型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滴滴是打算继续与比亚迪合作推出新的电动车型?还是打算换一家主机厂?亦或者是自己造车?

在众多企业跨界造车的当下,滴滴即便是宣布自己造车,其实也不会有太多意外。

02 自动驾驶:持续加码 

另外一关注重点就是自动驾驶。作为国内最大的出行公司,滴滴天然拥有自动驾驶所需的落地场景、共享出行运营经验以及难以复制的全球最大的真实世界交通数据库。滴滴正在利用这些优势来开发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透过这份招股书,我们能够窥见更多技术细节。

滴滴的自动驾驶布局从2016年开始,目前,团队成员达到500多名,在开发L4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操作系统,目前运营着一支由 100 多辆自动驾驶汽车组成的车队,并与多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合作,在他们的车辆中测试滴滴自动驾驶硬件和软件。

滴滴自研了自动驾驶的整套软硬件设计。包括自动驾驶感知、规划、决策、控制、定位等部分以及V2X技术,同时滴滴设计了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和参考硬件。根据开发测试需求,进行硬件定制以适应软件开发,提供最佳性能。

上海车展期间,滴滴发布了全新的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相较上一代,在传感器数量级和种类,以及性能算力方面都大幅提升,全车传感器数量增至50个,最远探测距离超过300米,最小可探测距离为10cm,通过设计远、中、近距的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配置方案,结合红外相机等多种传感器功能,前向视角可实现12层传感器冗余覆盖叠加。同时平台算力超过700TOPS,每秒超千万级点云成像,但是整体造价保持不变。

同时通过搭载在网约车上的传感器,滴滴可以收集更全面的驾驶数据,每次检测到任何异常驾驶,比如急转弯或者刹车,相关事件数据都会上传到滴滴后台,用于滴滴自动驾驶边缘场景的相关测试,以促进算法的改建。

目前,滴滴已经拿下了包括北京、上海、加州等多地的自动驾驶测试资格。

就在上个月,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宣布与广汽埃安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定义并开发一款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并全速推进量产。

在招股书中,滴滴已经明确表示,将会持续增加相关研发的投入。

03 小结 

很显然,在滴滴四大版本业务中,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将占到很大比重。

2020 年全球出行市场规模为 6.7 万亿美元,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在全球的渗透率分别为 2% 和 1%。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将进一步促进出行业务的增长,尤其是共享出行。

到 2040 年,全球出行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6.4 万亿美元,届时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预计将分别增加至 23.6% 和 29.3%。

在滴滴看来,这些都是新的机会。

愿景自然是美好的,但是摆在滴滴面前的这条路其实异常艰难。以自动驾驶为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尚未见盈利的事情,即便是扛把子Waymo也没有做到,甚至估值也从此前的1700亿美元下滑到1050 亿美元再到300亿美元,可见这件事有多难。

此外,和滴滴同为打车巨头的Uber 与 Lyft已经暂时放弃自动驾驶业务,甚至都采取了相近措施:打包出售。那么,滴滴会不会步其后尘?我们不知道。

但是,就像上一个小节说的那样,在自动驾驶行业,相比于其他公司,滴滴有其非常独特的竞争优势。或许在中国独特的土壤上,滴滴会提交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原创文章,作者:超级充电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2425.html

(0)
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站
上一篇 2021年6月12日 00:06
下一篇 2021年6月13日 20:36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