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最终殊途同归?

好戏还在后头……

最近,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和理想董事长李想都发了内部信,对外公布各自对于未来汽车发展的洞见以及战略布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二者都是中国自主车企,前者是传统车企巨头,后者是造车新势力,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透过二者的内部信,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信息。接下来,enjoy。

智能汽车是未来方向

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向该是如何?这是汽车人都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芯片算力的暴增、域控制器走上历史主舞台、智能驾驶以及整车OTA成为车企布局重点……这些由去年以及今年年初的种种迹象已经昭示了行业发展方向——智能汽车。

在理想内部信中,理想认为,未来智能汽车的竞争终局是数据和芯片的竞争。自动驾驶在接下来十年会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2030 年不论是车载算力还是传感器的分辨率都会得到数百倍的提升。自动驾驶会成为智能电动车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功能配置。「到 2030 年,我们认为 Level 4 级别自动驾驶会变成每一辆智能电动车的标配,用户不会选购一辆不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电动车。」

在内部信中,李书福也给出了类似的洞见:「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大家都在这个方向努力寻求技术突破。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吉利正在不断增强其软件能力。」

除此之外,吉利也将继续在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等方面进行投入。在吉利看来,这些基本功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非一日之功」,而这其实也是吉利这种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

「吉利既要保持传统核心能力的优势,比如传统机电能力优势、传统品质控制优势、成本控制优势等等,又要开创新的革命性优势,比如,人机交互、无人驾驶、中央计算、换电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等。我们既要自我革命,更要联合革命,我们一定要开放包容,合纵连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产业链新优势,扩大生态圈新朋友,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

企业组织非常关键

在这一点上,理想和吉利想到了一起。

理想表示,传统燃油车运行在一个相对可控的世界里,计划、流程、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产生了强大的工业企业和工业组织。购买一辆传统燃油车,三年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一辆智能电动车,几乎每个月都在成长,这意味着管理方式将会彻底不同,人才的需求也会彻底不同,「智能电动车时代需要的是智能组织」。至于具体怎么变,理想并没有言明。

不同于新势力理想,吉利的体量要更大,旗下不仅很多本土品牌,同时还收购了很多海外品牌,在组织管理上面临的考验要更大。 李书福提出了关键的两点要求:

1、合规高级管理层必须模范合规,全体员工必须学会合规,时刻小心,慎言慎行。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职责展开不同要求的相关合规培训,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2、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治理结构要更严格而明晰,进一步提高吉利控股集团及下属各业务集团的企业治理水平。

显然,对于理想和吉利来说,各自都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对于组织管理进行新的调整。

新能源汽车是布局重心

显然,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上,吉利和理想基本一致:新能源汽车是布局重心。

李书福表示,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关于这点,李想与之不谋而合,这也是为什么其为理想定下「20% 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的2025战略目标。

先说理想。在接下来的十年,理想会坚持「增程+纯电」双线并行:

1、以城市纯电、长途发电为用户价值的增程电动平台(充电宝);

2、十分钟补充 300-500 公里续航的 400 千瓦超快充的高压纯电平台(超级充电器)。

理想认为,虽然传统汽车行业发展了超过 100 年,但是智能电动车的竞争在 2030 年基本上就会分出胜负。这个时间窗口真的非常短,基于这个逻辑,理想要在2025年拿下20% 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而按照理想的预计,中国 2025 年将会销售超过 800 万辆智能电动车。如果按照这个数字算下来,20%就是160万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只能说,理想非常激进。

而在产品规划上,2022年理想会推出全尺寸增程式智能 SUV ,这又是一个定位细分市场的产品,对于理想市占率的提升并不明显,而理想给自己的产品定位的价格区间是15-50 万,显然,后续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才是真正夺取市场的重头戏,要想获取20%的市占率,这也意味着,理想后续推出的这些产品必须都是「爆款」才行。而根据《晚点 LatePost》的报道,理想汽车已于近期启动纯电动车项目,首款纯电动车计划于 2023 年发布。

吉利则推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

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 90% 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 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

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至于为什么如此布局,吉利表示:“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还能共存相当长的时间,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而且存在“程度”拐点,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拐弯,这个拐点可能存在反复。因此从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过渡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动态调整期,这个时期也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稳中求进,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理想激进,吉利步步为营

其实,透过上面的这些内容,能够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比,两家车企不同的行事风格:理想激进,吉利步步为营。

传统车企发展多年,有很沉重的历史包袱,大象转身需要时间,所以只能通过这种小步慢跑的方式来进行变革;而对于新势力来说,显然没有这样的顾虑存在,看准这条赛道之后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All in。

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自动驾驶。吉利内部信中提到,十几年前沃尔沃就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未停止,不进行量产的原因就在于「沃尔沃追求的是绝对安全,沃尔沃在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一旦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司机是可以睡觉休息的,而不是让司机提心吊胆随时被提醒人工接管。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沃尔沃品牌的呵护」。如果是新势力,则会在一次次的推送升级中,不断提升其自动驾驶的体验,最终做到极致体验。这就是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在向未来汽车演进的时候的不同思维逻辑和应对方式,并无什么对错之分。

吉利理想:最终殊途同归

面对未来智能汽车的变革,吉利、理想提交了两份各具特色的答案: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最终殊途同归。

时间拉回到2019年上海车展,李书福造访理想汽车展台,并向李想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速度够快的呀。”这是李书福对李想的认可,也是对新势力的认可。

而在此前,李书福则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互联网造车,表示对后者的不认可。比如,2015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书福就曾明确表态:“今后主导汽车工业的一定是汽车企业,而不是互联网公司。没有身体的灵魂不行,灵魂还是要依附在身体上”;2016年第三届国际汽车安全高峰论坛上。李书福表示:“有些企业不懂汽车,也没有很多钱,之所以“造车”,是意在资本市场上圈钱”;2018年北京车展期间其直言:“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现在,在智能化的大潮下,吉利理想殊途同归,共同向着智能汽车进发。而它们也是当下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在面对未来变革不同应对方式的典型代表。

那么,最终是以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还是以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会胜出?这其实说不好。就像李书福说的那样:「最终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检验,希望大家要有点耐心,仔细观看这部百年汽车变革剧,好戏还在后头。」

原创文章,作者:超级充电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850.html

(0)
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站
上一篇 2021年2月24日 14:32
下一篇 2021年2月26日 11:4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