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谦的讲,我可能是这个行业每年写字最多的人之一,参加的活动多了,能记住的瞬间反而就更少。
一拍脑袋能想起来的,在之前只有两个:
第一个,2017 年 5 月,罗永浩在坚果 Pro 发布会进行了四分之三的时候,来了一次对手机外观发布的惊天反转,而那时候我正在发布会现场写稿……
第二个,2017 年 11 月,马斯克在 Semi Truck 发布会都要结束的时候,从卡车尾箱中开出来一辆 Roadster 2 超跑,而那时候我稿子都已经写了 6000 字。
之后 5 年,所谓的惊人反转,似乎不存在了。
直到极氪的 CEO 安聪慧,给我们上演了一次「影帝级」的临场表演。
时间退回到 6 天前,就在极氪召开「极氪进化日」发布会的前一天,我们得到了在吉利集团总部对话安聪慧的机会。
极氪自己将这场对话定义为要找到「有批判性影响力的人」,因此,在专访一开始,问题就具有极大的火药味,我摘录如下:
问:我们在网上很容易看到车主对极氪智能化的负面评论,您认为之前极氪内部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答:因为极氪起步比较早,开发浩瀚架构时 8155 芯片还不成熟,所以我们先选择了 820A。
问:既然 820A 是一个决策错误,那为什么 8155 的方案要收费呢?
一周后的今天,我们当然已经知道了这场交锋的后续结果,就在 30 个小时后,安聪慧在发布会现场公布了 0 元升级的方案,不仅现场「聪聪 YYDS」的声浪山呼海啸,甚至第二天我还破天荒地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了车主发来的锦旗。
但退回到我们专访时所在的尴尬时刻,安聪慧既没有耐不住气直接亮出极氪即将免费升级的底牌,也没有让「你们即将明天被我吓倒」的得意显露于脸上,而是略显低沉和深邃地说:
「我现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在浩瀚架构发布以后到 4.15 之间,极氪就在推进换芯的问题,具体权益和政策明天说吧。」
现在想想,无论是这所谓的「表演」,还是第二天那场真正在一夜之间搅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演」,背后的决策,都很难。
从最难切入
对于一个已成定局的行业,「总喜欢做最难」是对于胜利者的奖赏。
而对于像智能汽车这样刚刚蔚然展开的行业,「做最难」只能算是一种对于价值观的褒扬。
因为很多时候,难就意味着不容易做快。
在安聪慧看来,极氪是一个从底层到表层都喜欢做难事的企业。
「极氪是从智能纯电最难的产品和技术细分市场切入,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品牌差异化的竞争。」
底层上,安聪慧认为选择一开始就为纯电路线设计平台就是一件「难」的事情,他表示自己一开始就跟集团表示,纯电产品就应该使用专用的纯电平台,油改电是行不通的,同时,新平台就应该只为纯电服务,希望一个平台又能服务油车又能服务纯电,也是行不通的。
这意味着极氪的所有技术研发都在为纯电车型做积累,也在试图充分发掘和发挥纯电平台的价值,比如他剧透极氪即将到来的 MPV 就可以在容纳各种先进配置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车内空间的宽敞,而这就是纯电的浩瀚平台带来的优势,「又做油又做电肯定会互相影响」。
表层上,极氪选择的细分市场也算是迎难而上,安聪慧表示,「001 猎装即全能」,「年底的 MPV 也是一个挑战极大,但对大家庭用户来说极为重要的细分市场」,极氪一直在主要市场的重要车型上做竞争和布局,也是「选择难」的一个特征。
而在这次的进化日上,极氪选择给智能汽车的竞争再添一个维度,也算是「做难事」的特征之一,在传统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之外,极氪增加了「智能驾驶」这一维度,仔细看来,这并非是在单纯强调极氪在智能电动车这一品类中增加了一辆好开的产品,而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下,深度诠释了更先进的软件能够为驾驶的可定义性提供多大的想象空间。
进化日上发布的活动我们当晚已经写过对应的解读文章,大家可以前去翻看,但这次进化日上没有拿出来的技术可能才是极氪「做难事」的阶段性成果。
安聪慧透露,极氪有望在之后推出一款 25-30 万元价位的轿车,并且会在即将推出的漂移模式之后,开放出更多的动态可定义项和模式给用户,「这还是双电机的时候,你可以想想 3 电机或者 4 电机能有多大的定义空间」。
甚至对于吉利和魅族的合作,他也表示「座舱的生态和手机的生态要无缝融合,魅族在手机行业有非常好的技术以及积累,对于极氪未来我们也会推出类似于手机的融合,这是必然的趋势。」
「我们是这样的,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这是极氪造车多年明白的道理」,安聪慧说。
极氪是什么?
我在专访中同样追问了几个问题,安聪慧在回答的时候给出了一个比我提问要高明的概括:极氪是什么。
对于一个只有一款量产车的品牌来说,试图用这一款产品来诠释一个品牌非常有失偏颇。这个问题对于极氪来说更为明显,001 最早作为领克电动车而开发,在设计和风格上都有着极强的领克烙印,而就像特斯拉通过 Model 3 进入主流市场,小鹏通过 P7 站稳智能脚跟一样,我很好奇,安聪慧治下的极氪,真正想要占据的定位是什么?
安聪慧给出了一个双面答案。
一方面,他表示一个品牌的形象「取决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需要「实打实地做些事情,而不是虚的」。这就要求企业「要保持长久战略,不是短期的」。
另一方面,「品牌它是需要积累,需要沉淀,需要用户、同行等大家共同认知的」,厂商自己试图定义的并没有价值,只有用户真正感知和认同了,才是这个品牌的最终形象。
「(极氪品牌)到今天为止还不能完全定义,现在只是马拉松的前半程。我相信所有的品牌定位,包括一些新势力,也不是代表着未来,也可能会变化。」
「我觉得现在作为极氪来说,极氪是什么,你们问,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我也在问团队。」
但至少在安聪慧看来,有两项数据还是证明了极氪品牌对用户的价值。
其一是认可度,「我们已在 APP 上尝试做二手车业务,不是为了赚钱。上个月置换的车,品牌第一是宝马,第二是本田,第三是奥迪,第四是奔驰,第五特斯拉,这是排的前五位的置换极氪电动车的车主。」
第二是保值率,「从保值率上看,我们现在半年统计下来,是 89.67%,是中国纯电品牌车型里面保值率最高的。」
「摸着石头过河」是安聪慧在回答这个问题是我在自己笔记中圈出来,又被极氪 PR 在速记稿中删掉的一个词,但我觉得多摸摸,其实并不是件坏事。
变化与明天
极氪的 CEO 不轻松,但极氪 CEO 的司机很轻松。
很出乎我意料的是,安聪慧会非常高频地体验自家的产品。
不仅极氪 001 非常早期的产品就交付给了他,而且在当前很多出差的场景下,安聪慧甚至会让司机坐到副驾去,自己来体验驾驶的感觉。
即便在国内的新势力品牌中,能够说出自己会长时间试驾自己产品的 CEO,甚至用「寥寥数人」形容都有些冗余。
但这种长期沉浸,无疑对一位 CEO 认清自己和认清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像安聪慧这样身兼二职的情况下。
「我是从传统汽车转到智能纯电的,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传统人。但实际上为这一步,不是说我要做很好的准备,而是整个大吉利的文化,就是创新的、学习的、不断否定自我的,我觉得我身份的转变也可以代表吉利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能够应对不同的变化。」
在这个转型中,安聪慧说自己看到了三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产品端,包括产品的研发、制造、物流、采购等;第二是用户端,「有庞大的生态」;第三是资本端,「也就是说它在几大领域和传统汽车确实有很大不同」。
「我的身份作为集团总裁又兼极氪 CEO,本身也是个挑战。我现在精力还是在极氪多一些,在吉利汽车担任董事长,主要是战略性的,这么做也能够让整个大吉利更好、更良性的发展。极氪方面能够得到资源支持,极氪在吉利控股集团智能纯电版块走的快一步,它也能够带动和影响吉利的发展。」
安聪慧说,自己在 2012 年出任总裁,经历了几年的压力之后,在 2014 年就找到了「最好的时期」,因为已经清晰的知道了明天会体现出什么。
那这个 2022,能让安聪慧找到 10 年前的什么感觉呢?
原创文章,作者:常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