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从构思到成文,最难的往往是想开头的时候。
把一件故事讲清楚简单,能够引人入胜,悬念迭起难。
如果一次试驾,在动笔之前我就能想好开头的话,那就算得上是绝对的幸福时刻了。
而这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居然一下子想到了 3、4 种引入的方式。
比如,我可以讲,有一辆车我居然在一周的时间内在地球的两端试驾了两种不同的版本。
再比如,我可以讲,我在一天之内完成了开敞篷超跑雪地漂移和开纯电 SUV 上山这两件只敢想想的事。
亦或者,我可以讲我如何在 6 年前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奔驰冰雪活动,进入这个行业,以及如何在 6 年后见到奔驰冰雪活动上第一次出现了纯电车型的历史转变。
当有这么多储备的时候,这种状态——恕我词穷,应该就叫从容。
在我第一次去三亚试驾的时候,我就很想把从容这个词赋予它,当然彼时的我或许有些小小心虚,可能是因为三亚对于电动车过于友好,也可能是因为在环岛高速上的体验环境过于优渥。
而当我这次在茫茫雪原当中把一辆纯电动车沿着 30 度陡坡开上断崖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什么是比这更从容的了。
「寒冷」和「纯电动车」,是一组捉对厮杀很久的词汇,只不过在之前的时代里,这组矛盾试图揭露的,还是「电池掉电快」和「耐久性下降」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而当这两个词进化为「冰雪」和「纯电 SUV」的时候,冲突的激烈感无疑跟着上升了很多,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仅是能否温暖出行的问题,而是一旦进山,还能否活着回来的问题。
这考验着 SUV 的通过性、脱困性,考验着整车底盘的坚韧度和舒适度,还顺带考验着,智能时代如何简单而轻松地让新世代的用户一下子从大都市的通勤环境下,瞬间明白在 Off-Road 的场景下如何驾驭这台机器。
在奔驰官网上,你很容易看到 EQS SUV 在底盘和驱动部分的全部技术详解,一言以蔽之,虽然看起来都是奔驰期间 SUV 的传统艺能,但在电动时代,一切又焕然新生。
传统的四驱概念,在少了机械传动和动力时滞之后,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迅捷。
EQS SUV 的双电机车型在两个永磁同步电机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峰值 265 千瓦的输出功率,以及 800 牛-米的扭矩,虽然在任何恶劣环境下强大的动力都是最佳的能力储备,但一旦遇上冰雪,很多时候还要学会调配千钧之力于毫末的能力。
4MATIC 触电之后,虽然名字没变,但智力上有了相当于从老鼠到皮卡丘的进步,每分钟可以根据对于轮胎动力的检测,实现高达 10000 次的输出调整,以往很多人见到电动车一脚油门下去驱动轮开始挠地就打呼动力迅猛,殊不知轮胎毫不滑动才是电控精妙的绝技。
面对 30 度的雪坡,你甚至要做的只是缓缓地踩下油门。
越轧越深的车辙,能让后车的我们清晰地看到前车在颠簸路面上的起伏跳动,也能看到车辆在被雪墙作用到轮边之后车辆受迫性的小幅摆动,这些对于一辆大尺寸的 SUV 来说很多时候不算友好,但凭借 AIRMATIC 空气悬挂当中的智能化算法,阻尼器的参数也会被动态设置,尽可能减少了振动和回弹,而之前我们在自动泊车时候夸赞过的后轮转向,也帮助车辆在雪原中不断修正姿态做了准备。
而如果你问怎么才能掌握好这么多系统的话,可能我只能想到,下拉主屏幕,在屏幕上点击一下越野模式的开关。
很多时候,一款新车的试驾似乎都很避讳其它车型在素材中出现,特别是很多 SUV 车型试驾中如果旁边放个硬派越野作保障车的话,总会让人吐槽这一定是对自己的越野能力不自信。
但当 EQS SUV 越野场景中频频出现大 G 的时候,你似乎会觉得这是一种褒奖。以往只有放心大 G 能去的地方,虽说不易,但 EQS SUV 也来了。
对于这辆车的用户来说,似乎永远不会把自己的座驾置于雪岭之上,但我们此行的一道道车辙,已经告诉他们,车轮不会成为制约他们想象力的阻隔。
这是另一种属于汽车的从容。
非常巧的是,当我在从香港到旧金山的飞机上敲下上面这写文字之后,落地遇到的接驳车依然是 EQS SUV。
与在冰原中挑战越野不同,在高速上体验后排出行似乎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但不同的道路环境,不同的驾驶习惯,甚至不同的动力配置,EQS SUV 依然出色胜任了任何一个细分场景下恰如其分所应具备的角色特质。
以至于当我们下车给开车姐姐展示我们在雪地中爬坡的视频的时候,她似乎很羡慕,但并没有很惊讶。
这是属于开过之后的人共同的一种从容吧。
很巧,奔驰的冰雪试驾长期以来的 Slogan 就和从容有关,而这次仿佛插播剧集的纯电 SUV 爬雪原这事,也许还真没什么可吹的。
一切,早就在计划之中。
原创文章,作者:常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1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