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行业悄然变革的元素会有很多,但时间是最具不可抗力的那一个。
从 Mark I 到 Eletre,在昨晚的上赛 F1 跑道上,路特斯把横跨 75 周年的重磅车型一字排开。也只有在时间跨度如此巨大,但空间范围又如此压缩的场景下,你才能感觉到一个品牌对于产品认知在时空隧道中穿梭后的重新塑造。
任谁都会说一句,路特斯变了。
在昨天的「Lotus Day 路特斯日——品牌 75 周年庆典暨赛道嘉年华」上,甫一开始,几十辆路特斯品牌经典的燃油跑车难得如此汇聚一堂,这里的「难得」并非虚言,毕竟在之前很长的时间里,路特斯在中国,都被认为是对于运动和汽车工程极度狂热的爱好者才会有所认知的选择。
而或许从今天开始,路特斯在想找到巡游车主,将不再如此困难,原因无他:Vision80。
2018 年,在路特斯品牌创立 70 周年之际,路特斯对外提出了 Vision80 十年复兴计划,宣布要在品牌成立 80 周年之际,让路特斯成为全球首个全面转型电动化、智能化的超跑品牌。
这 5 年里,路特斯曾拿出过 Evija,解决了怎么造的问题,而如今大热的 Eletre,则需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昨日活动的焦点,无疑是首批 Eletre 国内用户的交付,之所以要加上国内二字,是因为这辆车也会在今年内进入欧盟市场,并准备开启在美国市场的交付。
无论是交付顺序,还是生产地,Eletre 似乎都在颠覆着路特斯,乃至传统豪华品牌的惯有逻辑。
但我觉得没变的事情在于,路特斯依然在新的领域中以对于专业的研究和知晓为先,这一感觉体现在路特斯集团设计执行副总裁 Peter Horbury 分享 Eletre 设计理念的时候,他并没有单纯地对于整个产品赋予溢美之词,而是以火车、飞机的设计为类比,让 Eletre 的外形设计,被说出了所以然。
我可以在这里讲述一下这个例子:在初期,无论是马车,还是内燃机车,亦或是飞机,因为动力源都位于驾驶座前方,因此彰显更多马力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加长前方的动力舱,而进入到更强能源时代,动力开始出现在座舱后方,因此不仅乘员位置更贴近于前侧,而且因为空气动力学的原因,交通工具也开始变得修长。
这就是 Eletre 设计的秘密。
而这给我们的信心,并不是说路特斯造出来一辆好看的车那么简单,而是 75 年来路特斯造车的认知和尊重,在电动时代依然有自己的价值。
在昨天充满怀旧与燃情的几十分钟里,我用手机拍下了几张路特斯创始人柯林·查普曼先生的名言。
「我们尝试去做的,是把乐趣融入汽车当中」——这是当下路特斯品牌似乎在电动化时代做到了的。
「足够好,绝不足以让你持续赢得胜利」——这是当下路特斯品牌在电动化变革中要谨记的。
在这次活动上,路特斯也谈到,将在 2026 年之前继续推出 3 款纯电车型,快速加速自己的变革进程。
翻看我的朋友圈反应,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路特斯发布会临近结束时,大幕拉开之后藏在背后的一支乐队——这一环节充满了 Old Money 的调性,但又有了新的演绎,对于将来的路特斯纯电车型,或许我们想要的也正是这样的「后至惊喜」。
一如在活动入口大门处,路特斯不计成本搬来了飞机,让当年柯林·查普曼先生那副经典肖像图景变得生活鲜亮一般,路特斯在电动化转型上,可能也需要如此鲜亮的一次巨变。
原创文章,作者:常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1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