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并购、巨头崛起、全域发展:自动驾驶的大逃杀开始了

我非常好奇,无人驾驶公司的终局会是什么?

在自动驾驶行业,有这样一条技术成熟度曲线,叫Gartner曲线。咨询公司Gartner将新技术从初生到成熟划分为了5个阶段,分别是:

科技诞生的促动期 (Technology Trigger)过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稳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实质生产的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细看现在的自动驾驶行业,经历了资本狂欢、资本寒冬,甚至还有疫情黑天鹅的「洗礼」,从最初万人簇拥的狂欢回归到了现在的理性冷静,大家都开始沉下来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说前几年自动驾驶行业还处于一片混沌,在迷雾中前行,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逐渐能够摸到一些趋势。

01 并购 

就在这个月(7月20日),文远知行WeRide全资收购了牧月科技。后者成立于2018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公司,并已经搭建了一支规模超20辆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和卡车车队。收购牧月之后,文远知行逐渐补齐了自己在货运领域布局缺失的短板。

无独有偶,两天之后(7月22日),国际供应商巨头麦格纳正式收购另一个国际领先的ADAS供应商巨头维宁尔。这次收购将继续增强其自动驾驶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主动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同时也扩大了麦格纳与主要客户的ADAS业务,提供了获得新客户和进入新地区的机会,包括在亚洲的机会。

而且,这种并购并不仅仅发生在自动驾驶企业本身,而是涉及到行业上下游。

同样是在今年7月,相关媒体报道,小米已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DeepMotion(深动科技)。作为在今年4月正式宣布造车的小米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有太多方面能力需要补齐。智能驾驶便是核心之一。而且,收购一家自动驾驶公司要比自己从头开始进行自动驾驶研发要更明智,毕竟时间不等人。就在今天,雷军亲自发微博定调,要自研L4自动驾驶技术。

同样的动作其实也曾发生在苹果身上,当初苹果拿下了初创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也是为了收纳人才,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

现在,行业参与者都在通过这种并购,或者补齐自己的短板,或者继续提升相关能力,亦或者是为了挖掘行业人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并购将会成为常态。

02 多巨头崛起 

就像刚刚说的那样,行业经历过过高期望,也经历过泡沫破裂,逐渐回归理性。而扛下来的多家企业逐渐成为新的小巨头的存在,同时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

小马智行在上马商用车业务之后,开启了小步快跑模式。正式形成乘用车(小马智行)、商用车(小马智卡)两大业务板块全面发展,甚至小马智卡还直接和国际巨头采埃孚达成合作,小马智行也扩大了服务规模,将覆盖范围将扩大至中美五个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广州、上海以及加州的尔湾(Irvine)和弗里蒙特(Fremont)。

文远知行则拿下网约车运营资质,而且Robotaxi业务已经开始收费,收购牧月科技后,文远知行逐步完成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无人驾驶小巴(Mini Robobus)和自动驾驶卡车三个不同方向的布局,在未来发展层面有了新的想象力,同时更便于向资本讲故事。

驭势科技则更像一个低调的苦行僧。默默拿钱发展落地量产。目前,驭势已经和长安民生物流、一汽物流、巴斯夫BASF等十多家行业巨头开展商业合作,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已经在机场、厂区、化工等多领域实现落地,此外驭势还与东风汽车推出Robotaxi服务,多线发展。

而百度Apollo在与ARCFOX极狐共同发布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第五代)后,正式把自己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使用一套架构打通。「只要是支持了百度ANP的量产车,上面加上一个车顶接驾屏和一个定制激光雷达,这就是共享无人车了。」

AVP和ANP两款智驾产品已经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按照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的说法,2021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未来3-5年内预计前装量产搭载量达到100万台。

除了这几家,还有像元戎启行、AutoX这样的公司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飞速发展。

至少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行业并未呈现寡头效应。

03 全域发展 

我们夸一个学生好,一般都是说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其实也是如此。

你会看到,做自动驾驶的公司,都开始向着全能的方向去「卷」。

原来可能只做摄像头感知部分的厂商开始介入控制层面;原来只做L2辅助驾驶的开始推动L4无人驾驶的落地研发;做L4自动驾驶的开始寻求「降维」L2实现商业化落地和变现;做L4 Robotaxi的公司开始向着货运、商用小巴方向扩展;甚至于,有些公司开始寻求自己造车……(自行对号入座吧)

嗯,实在是「卷」。

其实说白了,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作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所以需要不断的做各种尝试,获取新的变现和造血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资本更好的讲好「无人驾驶」这个故事,以此来获得资本输血。

从客观来看,自动驾驶始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商业化落地的场景大家都已经找的差不多的了,剩下的只是技术层面的突破了。

现阶段长尾场景依然是自动驾驶公司无法攻克的难题。而且,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吞金兽。有些公司因为无法维系这巨额支出,最终退出战场(Drive.ai就是其中之一)。

再者,资本也不再那么浮躁,投资逻辑也回归理性。这对于亟需大量资金喂养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消息。

至少从目前来看,对于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企业,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时间。我非常好奇,无人驾驶公司的终局会是什么?

是自行消亡?是被收购?还是成为真正的独角兽?

原创文章,作者:超级充电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3011.html

(0)
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站
上一篇 2021年7月28日 19:21
下一篇 2021年7月29日 23:56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