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孟侠:大众「聊发少年狂」?

伴随着在《乐队的夏天》第三季里夺冠,二手玫瑰主唱梁龙又在我的脑海里变得鲜活一把。

之前在综艺、直播中总以谦逊的邻家大叔范儿示人的他,穿上羽毛,拿上吉他,转身之中,在舞台上迸裂出完全不同的灵魂。

这可能会是一个人最具魅力的时刻。

有时候,如果把车圈各品牌都做个人格化的描述的话,大众汽车品牌可能很像是一位邻家大叔:常见亲切,熟悉可靠,但可能少了那么点时尚和个性。

而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反倒给了大众这位大叔光彩转身的机会。

在这届广州车展上,我就对话了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Stefan Mecha)——一位酷酷的大叔。

油电并重

最近网络上有一句俏皮话: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在这场专访之前,孟侠就拿出了同样的对话姿态,先发夺人。

他知道,中国媒体的问题,一定会聚焦在「电动」和「速度」上。

他在开篇就介绍到:「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接近 40%,2025 年预计会达到 50% 左右。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约 50%。由此可见,中国的转型非常快速,市场节奏相当迅猛,这也促使大众汽车加快步伐。」

但大众的理性决策是「油电并重」,即「希望在燃油车和新能源之间形成良性平衡」。

一方面,大众在燃油车方面的领先幅度确实过于「遥遥领先」,孟侠表示,「整体燃油车市场体量在 1400 万辆左右,燃油车仍旧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这当中「我们的燃油车市场份额约为 15%,领先第二名不小的距离」。

「我们在燃油车方面的积累能够为我们继续投入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的销量和研发奠定扎实基础」,「企业的业务模式必须具备健康的盈利能力,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盈利具有一定挑战」。

「纯电动车市场的挑战的确更大,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我们的策略是保证在市场中不断发声并占据一席之地,然后力争提升销量。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为了销量开启价格战,因为企业即便降价,最终的成本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不是我们愿意做的」。

而在燃油车所提供的坚实基础上,大众才有信心在新能源产品上更加多的把精力提升在产品品质上,并有更加灵活的策略来应对中国市场的竞争。

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稳定的企业运转下,消费者对于大众品牌的信心,才会被新能源车继承下来。

大众在玩一些很新的东西

平心而论,大众不仅之前几十年玩的东西都很新潮,最近玩的东西更是新潮。

除了和小鹏的深度合作之外,大众汽车还成立了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CARIAD 和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已开始相关研发工作、大众与中科创达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根本原因是大众汽车已经深刻认识到,对于中国市场,舶来主义已经行不通了。

孟侠说:「当前市场发展非常之快,技术更迭比以往都更加迅猛,这是我们要接受的现实。数十年来,我们将很多技术尤其是全球的先进技术带到了中国,而在过去三年,中国的出行生态和汽车产业迎来飞跃,呈现出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路径、技术和特征。这时候,不管是在软件还是其他方面,我们就不能纯粹用舶来的方式把技术引入中国。因此,我们正以更合适的方式、更快的速度将最新的科技导入到产品中,使得我们在电动车领域也能把握市场脉搏。」

即将上市的 ID.7 VIZZION 可能是个很好的代表,它不仅在这次广州车展的大众展台上位居 C 位,而且在之前的试驾体验中,已经展现出了在科技方面的大范围提升。

「大众汽车一直致力于把全球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作为一家德国企业,我们很多的燃油车技术诞生于德国,同时,也有许多技术是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近几年,中国的出行生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速率远超其他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大众汽车必须做到『在中国,为中国』,希望在中国继续提高本土化水平。」

这当中,大家对于大众小鹏合作的「大鹏」尤为关心。

孟侠说,「2026 年,我们将推出两款和小鹏合作开发的车型,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两款车型定位 B 级车市场,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细分市场。这两款车的设计非常棒,而且都将使用小鹏的平台。毫无疑问,消费者对于小鹏的平台和技术非常认可,再加上大众汽车的基因,这两款合作研发的车型值得期待。

但孟侠也谈到,虽然平台确定了,但是在这两款车上市的当口,它们也会引入届时最为先进的技术,以及这两辆车的设计将全部由大众操刀,并引入大众对于制造和品控的标准把控。

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再加上合作伙伴的研发团队,将给中国市场带来非常多出色的解决方案。

在采访当中,孟侠还确认了大众正在和大疆进行技术合作,并在和科大讯飞探讨智能网联功能,这都为大众接下来的技术举措,提供了新的产品可能。、

更新锐的大众?

都说这届广州车展的关键词是「新能源 MPV」。

千呼万唤中,大众终于决定把 ID.Buzz 引入国内,不过这一举措难说恰当其时,要是几年前能在国内同步落地,没准还能有个先发优势。

因此,我也对大众引进车型在纯电时代的计划有了新的好奇,我问到:「之前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投放电动车的时候,倾向于主流和平价车型,比如 ID. Buzz、ID.5 等都没有引入中国。但从广州车展的态势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高性能车型的需求很旺盛。最近,ID.7 即将在全球推出旅行版车型,大众汽车在慕尼黑车展上也揭幕了 ID. GTI Concept 概念车,这些车型以后会不会被更快地引入中国市场?」

孟侠的回答很干脆:「我们当然要把全球车型带到中国。经验告诉我们,欧洲或是其他国家的车型概念在中国不见得行得通,本土化的长轴距燃油车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我们在引入全球产品的同时也要谨记,如果导入中国就必须对其做相应的调整。高性能车的引入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类似 ID.2 这样的车型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也许不合适。我们也会做更多的调研,如果中国消费者喜欢 ID.2 这样的车型,我们也会考虑。」

在他看来,「消费者会为最新的技术吸引,但不是每个车的科技都一应俱全。有些车型的重点是智能驾驶,有些则是驾趣或科技感,消费者拥有最终的选择权。而且,科技含量很高的车并不一定会赢得所有人的喜欢,消费者购车时会通盘考量,技术只是其中一方面。

而从企业的角度讲,也并非引入的车型越多越快就一定意味着上佳的市场表现。

「从媒体朋友和很多分析师的角度来看,大家希望厂商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当前市场中,每月、每年有无数新车推出。有一个很清晰的趋势是,车型销量在头一年上涨,然后持平,随后销量开始下降。这说明,产品矩阵的作用尤为重要。汽车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车型复杂度高,在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企业的成本和业务运营复杂度随之提升。」

大众汽车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一年确定要推出几款车型,而是着眼于在适合的细分市场推出合适的车型,保持竞争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推出新产品,而是我们不能为新而新。在燃油车领域,过去数十年中我们深耕中国,打造了丰富的车型矩阵。其间每次推出一款新车或为产品搭载新功能时,我们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大量的投入,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

你看,大叔的迷人之处,不就在于「聊发少年狂」的时候,依然有着自己独到的稳健和睿智么。

大众也一样。

原创文章,作者:常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20828.html

(0)
常岩常岩220V16A
上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17:20
下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12:35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