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指路,能找到智能汽车硬件拓展的杀手级场景吗?

细数一下,今年以来已经购买了好几款小米智能生态里的设备:为了减肥买了跳绳手柄,因为广州室内实在太冷又买了米家的「踢脚线」取暖器……再加上之前买的吸尘器、牙刷之类,不知不觉中,也逐渐组建起了一套小米米家的生态系统。

为什么选择米家的生态产品而不是其他我认为是一个很容易解答的问题,米家生态成熟且功能齐全,设计不错之余价格也比较宜人。生态优势已经成为很多人选购小米产品的原因之一,提出「人车家生态」概念的小米,我知道他们有朝一日会将这台智能生态整合到小米汽车中。

但直到 12 月 28 日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具体怎么做才终于有了明确的方案。

在「智能座舱」环节,雷军向我们演示了小米 SU7 上的车载智能生态解决方案:官方配件将通过标准化的磁吸接口接入到座舱内,通过系统的打通做到快速连接、联动车内外的体验。

而且小米还会面向第三方开放「CarIoT」生态,统一的标准化接口、丰富的通信标准协议可以帮助第三方厂商快速「上车」。

这是好事、是座舱体验的进步不假,但互联网上还是出现了一些质疑声。

倒下的好汉并不少

小米的老对手华为,已经在问界车型上加入了类似的功能。问界 M5 等车型均搭载了名为 HUAWEI MagLink 的标准化接口,同样是通过磁吸接口接入配件,接入后系统同样可以马上打通,联通整车。

再往前数,11 月份正式上市的智己 LS6 也搭载了磁吸拓展接口,「IM MAG 磁吸拓展坞」允许消费者自由搭配车内的功能性配件,首批官方配件包括折叠小桌板、阅读灯、美妆镜等 6 款产品。

智己汽车 CEO 刘涛甚至亲自演示了如何使用 IM MAG 磁吸拓展坞:在 LS6 内装上小桌板,然后在一起包饺子。

你可能没想到的是,最近已经销声匿迹的爱驰汽车实际上也有提供类似功能。爱驰 U5 提供了共 5 处的「众创空间开放平台」,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车主能够在这 5 处地方自由加装配件。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座舱能够添加一些小配件、拥有一定的拓展能力并未能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帮助,智己刘涛直播在车上包饺子倒是引起了一些讨论,以「不安全」等批评的声音居多。

差不多时间亮相的问界 M9 也强调了他们的「10 屏联动」能力,通过 MagLink 接口鸿蒙生态下的配件(主要是平板电脑)可以快速接入整车,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但客观来说,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10 屏联动」能力、后排平板观影是否是刚需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单纯是要求消费者额外购买价值不菲的配件才能体验到这些功能,就已经设置了不低的门槛。

回到小米这边来也一样,缺乏刚需支持的卖点有另一个名字:噱头。在找到刚需之前车企们还得面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单纯想要把座舱拓展生态的体验做好也没有那么简单。

成功的四个关键

工业产品之间的比拼最终还是会来到供应链、生态链的比拼,大如汽车本身是这样,小到座舱上的拓展配件也是如此。

智能座舱拓展生态想要做得成功,第一个条件是要求厂商要有比较强的生态链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达成合作,从而保持体验的领先。

华为和小米在 IoT 领域耕耘多年,小米的米家生态更是行业中实质性的「遥遥领先」,这样的市场地位让他在打造 CarIoT 生态时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基于生态链能力,小米和华为可以更快推出行业中没有的新式配件来打开需求缺口,而针对市面上已有的配件也可以通过和更好的供应商合作带来更好的体验。

第二个条件我认为是软件能力,配件的连接方式要先进、丝滑、易用和好用,才能让拓展配件存在真正的实用价值。

乍一看智己的 IM MAG 磁吸拓展坞已经做得很不错,但随着问界和小米汽车公布类似的方案,还是能够直观地发现在软件能力上的确是他们做得更好。

以小米为例,独立的小米平板接入到车机后可以无缝对接车机系统,综合体验和原车配备的大屏几乎一致。这显然是小米过去耕耘多端互联系统、IoT 生态系统积攒下来的经验提供了帮助,而软件底层的代码编写能力和实现能力则保证了交互过程的丝滑、无缝。

智能座舱拓展生态的确就是「科技车企」的主战场,小米和华为也肯定会在这方面为行业树立体验的标杆。但满足了这两点条件并不是万事大吉,怎么把配件的价格打下去会是第三个关键所在。

当你见到加上「MagLink」字眼后平板电脑的价格高出几百元同时存储配置还变少,包含支架、美妆镜和小桌板的套餐卖到 749 元时,相信也很难会对这类可拓展产品感兴趣。

规模效应的确可以帮助车企把配件的价格做得更低,但尴尬的是涉足座舱拓展能力的车企在「规模」上没有太亮眼的表现。问界需要卖出更多的车、小米汽车甚至需要成为头部车企,我们才有希望见到配件变得像「十元店」里的产品一样亲民。

最后一个条件指向品牌的受众群体,比如说智己、小米、问界等车型他们的目标群体可能是年轻一代,有更强烈的尝新欲望和消费冲动,那么就更有可能为座舱拓展生态买单。

相反,如果是「老派消费者」,平时就没有折腾配置甚至是在车上观影娱乐的需求,相信对购买这些配件的兴趣也不大。

也就是说明了,智能座舱拓展生态的受众面其实并不广,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一些条件,似乎想要把它做成「杀手级」卖点,难度不亚于集齐七颗龙珠。

等一个「杀手级场景」

可能是 IoT 业务的成功让小米认为把这一套逻辑和体验搬到汽车上同样大有可为,但我认为 IoT 现在有如此影响力,是大多数厂商抓住了「运动健康」这一需求,消费者有一个购买的理由。

反观汽车场景,并没有什么杀手级的体验让我觉得这些座舱的拓展配件「非买不可」。

元旦假期我和朋友去了一趟澳门,回来的路上我也的确感慨「如果能够在副驾上加装一块平板来看 NBA 直播那确实挺好的」。但事实是,我最后用手机看完了直播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连副驾屏都可以不要,更不用说可拓展的能力了。

就目前来看,拓展能力作为车友间闲聊的谈资、甜点级的功能完全没问题,但距离成为比肩语音助手、大屏观影一样的标志性座舱功能仍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而我的期待是,在可选的拓展配件足够丰富、连接方式足够成熟、软件底层足够强大的时候,或许座舱的拓展能力可以给到车主「装修毛坯房」的感觉。

比如说小米推出一款座舱配置「极简」的车型,但消费者可以自行在市场上选择拓展配件来完善座舱,想要彩电加彩电,想要冰箱加冰箱。

把汽车座舱打造成类似谷歌 Project Ara 那样的「模块化」平台并提供个性化体验,我觉得只有做到这样才算得上是「有吸引力」。这放在从前我肯定会说不可能,但考虑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卷上天」的现状,或许这一幕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原创文章,作者:黄仁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21864.html

(0)
黄仁梓黄仁梓编辑
上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20:17
下一篇 2024年1月2日 23:31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