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冰箱彩电,但Lucid Gravity在「大沙发」上比中国车企走得更远

“特斯拉的一生之敌”、来自美国的造车新势力Lucid,在不久前发布了他们的第二款车型,Lucid Gravity。

Lucid Gravity定位相当高端,目前透露的消息是,预售价格从80000美元起步,约合人民币57.1万元;而顶配版本的售价,则有望超过10万美元。

对于这款新车,我在互联网上见到一些宣传图片时,第一时间被吸引的是以下两张:

在发布会上Lucid副总裁Derek Jenkins将其称为“One More Thing”,掀起前行李舱盖露出一个双人座这样的操作,或许也称得上是电动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著名时刻。

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实话说我看到这两张图确实已经有了下单购买Lucid Gravity的兴趣。

但另一方面,将电动汽车设计得更加有意思本身更能让我感到兴奋,看来传统的汽车形态还是禁锢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在汽车设计上依然会有很多的趣事会发生。

施展空间魔术,秒变皮卡小巴

Lucid Gravity有趣的地方还体现在内部空间上,虽然它的定位是SUV,但空间表现却和国内主流的MPV不相上下。

官网数据显示,Lucid Gravity的三围尺寸为5034×1998×1656mm,轴距达到3035mm,0.24的风阻谈不上极致,所以也带来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

Lucid Gravity在前排座椅背后配备了小桌板,说不定这一项设计是受到了大洋彼岸中国同行的启发。无论如何,较为宽敞的内部空间会成为Lucid Gravity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毕竟在空间的重视上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Lucid Gravity的“能装”不只是体现在乘坐空间上,它二三排座椅折叠后的空间更为惊人。座椅全部放倒的情况下车厢内的总装载空间可以达到112立方英尺,接近3200升,客串货拉拉应该也是足够了。

和颇有意思的空间利用相比,Lucid Gravity的内饰设计就显得缺乏一些惊喜。

中美消费者都喜欢大屏幕,Lucid Gravity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34英寸、达到6K分辨率的OLED连屏,应该是美国所有新势力车型中最大的。

Lucid并不满足于只有一块屏幕,他们还在中央扶手区上方加入了一块名为“Pilot Panel”的中等尺寸屏幕,特意用来显示车辆基本信息和设置部分功能。

至于整车的外观我认为除了前备舱座椅之外总体表现平平,设计的语言和元素可以明显见到Lucid Air的影子,既不科幻也不激进。

当然Lucid对Gravity的定位也非常清晰,要不是“适合家庭露营的装载型SUV”就是“长途豪华旅行车”,他对“潮流先锋”这样的名头显然不是太感冒。

纸面参数很强,可惜要打折扣

性能可能会是Lucid Gravity的另一个谈资。

Lucid Gravity是美国市场中比较少见的,采用900V架构打造的纯电动车,其0-60英里(0-100公里)加速能力达到3.5秒,马力超过800匹的双电机还能带来1500磅的负载能力和超过6000磅的牵引力。

在底盘性能上,Lucid Gravity能够提供所谓的“零重力”体验,主要依靠可选装的空气悬架来实现。空气悬架的加入并不是要给Lucid Gravity带来多强的越野性能,重点还是放在了通过铺装路面的舒适性上。

Lucid称Gravity的电池包经过了重新设计,大小甚至要比竞争对手少一半,却能够带来15分钟补能200英里(321公里)的表现,其最大续航里程则可以达到440英里(708公里)

毫无疑问,Lucid Gravity所展示的都是行业中最顶级的电气性能,除了充电速度稍微有些不够看(相较于中国的头部电动车),其他方面很难挑出明显的缺点。

然而,问题在于Lucid Gravity是一辆要在2024年底才开始生产、2025年才正式交付的车型,到那些时候这些技术指标可能就显得不够新鲜了。

除此之外,根据Lucid Air的销售策略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来,Lucid Gravity提到的这些顶级电气性能只有顶配产品才会搭载,而8万美元起售的版本,很可能会在关键的电气性能,比如加速时间、续航里程上有一定程度的阉割。

当这些关键的性能指标打折扣,我觉得Lucid Gravity的吸引力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Lucid Gravity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也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辅助驾驶能力基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目前官网上介绍的辅助驾驶能力基本只能算到L2级别,和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市场的需求不同,或者在美国市场中高阶的辅助驾驶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要。但眼见一款全球知名度不低、定位高端的旗舰纯电动车在辅助驾驶上几乎毫无建树,难免令人有些失望。

美国新势力,在走中国道路

站在中国市场消费者的角度,客观来说Lucid Gravity可以给到我的惊喜其实不太多。

要说性能,中国的纯电动轿车不缺“性能怪兽”,800V高压平台已经开始小范围普及,而零百加速在3秒左右的性能SUV也层出不穷。

要说设计,中国市场的“明星车型”在设计上各有特色,权衡设计硬实力的指标风阻系数,也在不断地降低,刷新SUV的新下限。

更不用说中国的新能源车型正在大力发展高阶辅助驾驶,其获得的成就足以让Lucid、Rivian等美国新势力高山仰止。

说来说去,Lucid Gravity上真正能够吸引我的也就剩下有创意、有特色的前行李箱。硬要说我从中观察到了什么,倒也可以看到美国的新势力们在产品理解上,出现了和中国车企类似的观点。

在我看来,前备箱能不能坐人这件事,对美国新势力来说体现了车辆从工具到生活伙伴的变化,这和我们中国市场中常见的“汽车是生活的一部分”论调颇为类似。

可以试着理解一下,在以前美国人把车开到目的后会停到停车场,然后带着行李徒步前往河边或是其他度假区域。但现在他们会试着把Lucid Gravity开到河边,坐在前行李舱上享受大自然,车子本身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出现了这样的趋势,自然会推动美国电动汽车在功能上的进一步丰富,甚至逐渐发展出和中国市场类似的“彩电冰箱大沙发”,乃至一系列智能互联能力。

或者也可以将这种趋同发展理解为无奈之举,如今三电等核心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电机、电池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突破,而高阶辅助驾驶等技术又存在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对大多数车企而言把精力放到消费者日常需求的满足上更有实际价值。

如果有朝一日我在中国品牌的电动车上见到类似的设计也不会觉得惊讶,甚至还会为此叫好,感谢车企为钓鱼人做出的贡献。除此之外,不光是前行李箱有着庞大的开发潜力,纯电动车型本身的空间开发想象力,也依然有很多的故事可讲。

原创文章,作者:黄仁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ydao.com/21101.html

(0)
黄仁梓黄仁梓编辑
上一篇 2023年11月25日 17:00
下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21:57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